星期五, 11月 02, 2012

讀書這麼好的事

讀書這麼好的事
蔡峯


豆瓣書店

今天放假,自由活動,背上包,套上毛衣抵擋着帝都的寒風,便是憧憬了那些書店的燈光,倒了一號線和四號線,在中關村出來,很明顯早晨九點鐘對於它而言,太早了,冷清的幾乎沒有人,我並不衝着電子產品,我是想去中國書店中關村店的,穿過幾個路口,在一條仿古的街道上看到了中國書店的招牌,後面才發現其實有三家門面,在路口的那家有三層樓,中間的兩家對門,而只開了一家,管書的店員抱怨說一個人怎麼管得過來兩個店面。

雖然聽着他和熟人用北京話嘮嗑,天文地理、國家大事、明星八卦,我還是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幾本民國的雜誌上面,書少但品相很好,買了本民國書和一本魯迅書信集,價格辣手也只能咬咬牙,店員拿過兩本書用中國書店的包書紙一裹拉過一段塑膠繩紮好遞給我,動作熟練麻利,欠身謝過就推門走了。在那家大店面的中國書店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只是隔着玻璃對着那幾本善本拍了照片。

下一站是穿過北大,去萬聖,本來猶豫要不要去北大逛逛,還是去了,濃濃的學術氣氛,還有那些老式的磚瓦樓,未名湖,若是早個十年,對於此,我該有多衝動,現在對於此的,自己就是一個旅客,拍拍照片,看一眼就忘卻了,就為了告訴自己這是北大。

萬聖在成府路上,離北大的東門不遠,兩層樓的萬聖符合我對於優秀書店的所有期望,裝飾簡潔而有特色,有logo,有故事,店員談論的不是明星八卦,能夠回答顧客專業的問題,暢銷書和學術書籍能清楚分離,最後一點是我沒有想到的,能夠有簽名本出售。在等待店員幫我尋找簽名本的時候,來了一名老師,大概是某本書的譯者,讓店員幫忙留了些書說是要去送人,來了個老店員,談論了書的內容,自然不做作,或許這才是一家書店內在的氛圍吧,模仿不來。沒有買普通本,買了七本簽名本,沈昌文、何帆、許知遠等,原價不打折,還特意蓋上了萬聖的藍色logo印章,雖然時間不長,卻已經喜歡上這裏,濃郁的學術氣氛,沒有太多的裝飾特色的佈置,更重要的是談吐得體的店員,幾句下來或許可以稱為書友,在外面凜冽的寒風中,坐擁書城,該是多幸福的。

豆瓣在萬聖對面,稍稍簡陋,簡易的書架上有留言,還有毛筆手書的豆瓣書店條幅,兩名店員忙着收發快遞,豆瓣其實有細節,細心的在不同類型的書上面貼了紙條,如「關於書的書」,還留了兩枚印章給顧客蓋章留念,壽山石,印泥卻用了普通的財務印泥,若是朱砂會好許多,轉了一圈,正好遇上一對夫婦挑書,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沒有湊齊,在小聲討論,大概也是未名湖畔的老師亦或是清華園的把,我沒有買書,買了本豆瓣自己製作的筆記本,黑白布面,寫了兩個中文「憤怒」。其實我覺得如果說萬聖還有一種溫暖氛圍的話,豆瓣流露的是苦苦支撐的悲壯,小小的店面連轉身都困難,倒是讓我想起了家裏樓下不再經營的城市之光書店,山人將沒有賣完的書用牛皮紙熟練的打着包,一捆捆疊起來,最終卻將自己困在其中。或許僅僅是我的感覺吧,將要離開時我看見庫房裏面亮着橘色的燈,透射出來,在白色的書脊上留下斑駁而溫暖的希望。

在五道口吃了漢堡、喝了咖啡提神,倒地鐵去什刹海、恭王府、南鑼鼓巷、鼓樓轉了轉,本想給女兒買件玩具,找尋不出,皆不中意。

夜色彌散時,匆匆趕至隆福寺街上的中國書店,推門就被告知還有五分鐘打烊,只能掃一眼善本就推門出來。往南走,過人藝,又去燦然書屋,上次去打烊了,這次還有時間,店較小,書也不多,兩個店員聒噪,講相聲倒合適,買了本中華書局的小精裝就匆匆走了,暗生失望,他們大概沒有把書店當作是一種愛好吧,僅僅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竟然還對顧客購書的書目評價一番,大概是錢多人傻云云,唉,空有了一塊好牌子。

打道回府路過王府井書店,從這名頭進去看了,原來就是新華書店,惡俗,轉身便走。

看了自己在4sq上面的check list,書店已經十個了,還想去pageone轉轉,晚上整理行李,拉杆箱多半空間已經被書佔據,預算嚴重超支,估計回家跪書是逃不掉了,但願跪平裝的,精裝版太硬,也不捨得。不過讀書這麼好的事,偶爾放縱一下,更是多了嬌嗔,少了橫眉。

六十三克二O一二年十月廿九日)

沒有留言: